设为主页 | 添加收藏 | 旧版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术文章 >> 其他 >> 正文

季旭升:上博三周易比卦「有孚盈缶」「盈」字考

2005年08月15日 13:11 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 季旭升 点击:[]

《上博三.周易.比卦.初六》簡6(與討論無關者用寬式隸定):

初六:有孚比之,亡咎。有孚(盈)缶,終來,有它吉。

」,簡文作「」,原考釋隸定為「海」(《上博三》,頁149),但於字形未作分析:

「又(有)孚比之」,相比之道,以誠信為本,以信待物,始得免咎。「海」,《說文•水部》;「海,天池也,以納百川者。」「又(有)孚海缶」,以喻著信立誠,若海若缶,能納來者,皆與相親而無偏。

廖名春先生從之:「《玉篇•水部》:“海,大也。”“海”有大、富義,故能與“盈”義近互用。」〈楚簡《周易》校釋記(一)〉,簡帛網站2004.4.23)何琳儀先生、程燕博士以為從水、企聲,音轉為「盈」(〈滬簡《周易》選釋〉,簡帛研究網站2004.5.16)。楊澤生先生讀為「竭」,以為右旁疑從「」(〈周易中的二個異文〉,簡帛研究網站2004.5.29)。黃錫全先生隸作「」字,讀為「盈」或「罌」,「」通「瀴」、「盈」;「罌缶」則指腹大口小的瓶子(〈讀上博《戰國楚竹書(三)》札記數則〉,簡帛研究網站2004.6.22)。

旭昇案:各家所說都有字形學上的依據,但是用來解釋《周易》,都不是很貼切。其實,簡本此字就是「水滿」義的「盈」的本字,字從水從。「盈」字石鼓文作「」(《戰國文字編》頁318)、《睡簡.效》21作「」(《睡虎地秦簡文字編》頁72)、《銀雀山》702作「」(《銀雀山漢簡文字編》頁178)、《馬王堆.老甲》6作「」(《馬王堆簡帛文字編》頁199)。睡虎地簡、銀雀山二形「皿」上所從,與楚簡「」字右旁所從極為類似。從石鼓文來看,「」字似應從「人(繁化為「千」)」從「(與「止」同義)」,會「人至」之義,引伸為「至」。楚簡本「」字從水從,會水至盈滿之義,故為「水盈」之本字(「盈」可視為從皿、省聲;也可視為從皿會意);「人」形繁化為「」、「(止)」形訛為「女」形,為楚系文字常見的現象。據此,楚簡本「」當釋為「水盈」之「盈」,與今本作「盈」同字。

馬王堆帛書本《周易.比卦.初六》作「初六:有復比之,亡咎。有復盈缶,冬來或池吉」;今本《周易.比卦.初六》作「初六:有孚比之,亡咎。有孚盈缶,終來有它吉」。相應的位置都作「盈」,可見無論從字形分析或板本比對來看,楚簡本此字釋為「盈」,應該是相當合理的。


上一条:邹大海:从《算数书》与《九章算术》的关系看算法式数学文献 下一条:初世宾 李永平:居延新简研究著作、论文目录(下)

关闭


版权所有: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简帛研究网站      您是本站的第 1133789 位访客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  电话:0531-88364672  E-mail:jianbo@sdu.edu.cn